杭州宋城景區,一位身著厚重龍袍的演員在烈日下不停擦拭汗水,仍滿臉笑容地與游客互動。 仔細一看,他竟是曾在《唐宮美人天下》中飾演最帥李世民的鄭國霖。 與此同時,在不同城市的景區里,63歲的馬景濤在扮演財神爺時因體力不支暈倒,稍作休養后又返回工作崗位。 70多歲的陸振華在景區念著經典臺詞,下一秒卻戴上墨鏡跳起熱舞。 這些昔日熒屏上的熟悉面孔,如今在景區找到了新的舞臺。 曾幾何時,鄭國霖還是電視劇中氣宇軒昂的最帥李世民,迷倒了無數觀眾。 2025年的夏天,人們卻在杭州宋城景區見到了他身著龍袍的身影。 他全程要大聲說話,還要在景區里轉著和粉絲互動,晚上還要在舞臺上又唱又跳。 8月15日,鄭國霖在直播中坦然回應了去景區工作的原因:我缺錢,我只是個小演員,我家里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我也不是什么富二代,我沒背景也沒有資源。 缺錢的演員不止他一個。 馬景濤以《梅花三弄》《孝莊秘史》等作品成為了無數觀眾心中的巨星。如今已年過花甲的他,同樣出現在各個景區。 2025年上半年,他在一次景區直播中突然暈倒,整個人慢慢滑倒在地。 這一幕讓眾多粉絲心疼不已。 然而,身體稍有好轉,這位敬業的演員又回到了景區工作崗位。 網友紛紛猜測,他如此拼命工作可能是為了兒子,一方面能掙點錢,另一方面也能保持曝光度。 70多歲的寇振海在《情深深雨濛濛》中飾演的黑豹子陸振華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年事已高的他,卻沒有選擇安逸的退休生活。 他一出現,就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還有另一位瓊瑤劇的常駐老爺岳躍利,也出現在了景區。 岳躍利當年出演老爺時才三十多歲,刻意扮老故作威嚴。現在真的年紀大了,看上去反而像是幾十年都沒什么變化。 在景區工作并不輕松。 鄭國霖需要穿著厚重的龍袍,在高溫下大聲與游客互動,從早忙到晚。 然而,這些明星們卻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了價值。 寇振海雖然年過七旬,卻精力旺盛,熱歌熱舞,與粉絲們親切互動。 他在景區玩反差表演,上一秒還板著臉念臺詞,下一秒就戴墨鏡跳舞。 翁虹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飾演的貓妖曾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 2025年7月,56歲的她在杭州宋城再次扮上貓妖妝容,戴上貓耳朵與游客互動。 時隔25年再演這個角色,她還在社交媒體上問粉絲:隔了25年還是這么恐怖嗎? 最讓人動容的還是香港藝人羅家英。 他已經四次患癌,被預言壽命不會超過9年,他還是以79歲高齡積極工作,力求最佳狀態出現在游客面前。 宋城這一波真是上大分了,請來這么多明星,一下帶火了景區知名度。 景區表演工作也為這些明星提供了持續曝光的機會。 在娛樂圈,曝光度意味著生命力。通過景區表演,他們不僅獲得了收入,還保持了與公眾的互動,這對于延長他們的藝術生命至關重要。 對于明星在景區打工的現象,公眾意見不一。 有人覺得惋惜,認為這些曾經閃耀的明星如今淪落到景區表演,令人心疼。 但也有人表示尊重,認為靠勞動賺錢無可厚非。 當鄭國霖坦誠自己是因為缺錢才去景區工作時,演員陳龍轉發了他的直播片段,并配文鼓勵:靠自己,不丟人,我們不要輕評判別人的生活。 這句話代表了許多人的觀點。 有網友直言:掙錢不丟人!這種聲音表明,社會對職業選擇的包容度正在提高,人們對明星落魄的傳統觀念也在改變。 也有網友指出,這些老戲骨在景區演出的收入并不低,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他們。 當光環褪去,生活依然要繼續。比起那些消耗粉絲信任的撈金行為,在景區踏實工作的他們,反而更值得尊重。 參考資料 1搜狐:《唯利是圖!為割韭菜無底線,5位頂流明星撈金手段曝光》(20250715) 2中新網黑龍江:《哈爾濱極地公園國慶首日引爆金秋旅游熱》(20251002) 3搜狐:《戲子誤國?官媒點名痛斥,這5位藝人為撈金害慘老百姓,毫無底線》(20250808) 4央廣網:《哈爾濱極地公園國慶首日引爆金秋旅游熱》(20251001) 5網易:《戲子誤國!這5位明星為了撈金坑慘老百姓,如今下場大快人心》(20250919) 6四川在線:《文體明星匯聚、20余項活動輪番上演,成都金牛國慶活動豐富多彩》(20250927) 小可 老A)

劉亦http://www.fengsung.com/attach/image/201508/150806160300549_83.jpg|http://www.fengsung.com/attach/image/201508/150806160305898_208.jpg|http://www.fengsung.com/attach/image/201508/150806160311370_801.jpg|http://www.fengsung.com/attach/image/201508/150806160316239_662.jpg
1、經濟要聞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系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注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鏈接。如轉自經濟要聞觀察
)字樣。
3、經濟要聞觀察報道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經濟要聞觀察不對真實性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