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文化研學熱潮持續升溫。皮倉8月9日,首開由30多名澳門親子游客組成的門親研學團走進新會陳皮古道,開啟了一場集參觀、團搶學習與體驗于一體的先體文化之旅,沉浸式感受新會陳皮國家非遺的麗宮底蘊與魅力。值得一提的僑寶千噸圈澳是,僑寶陳皮千噸級陳皮倉儲區首次向公眾開放。新即出
8月9日,由30多名澳門親子游客組成的研學團走進新會陳皮古道。

澳門親子團打卡新會陳皮倉。
江門新會是著名僑鄉,也因盛產新會陳皮、蒲葵,素有“中國陳皮之都”“葵鄉”等美譽。新會陳皮古道由麗宮新會陳皮產業園精心打造,設有新會陳皮品牌展銷中心、陳皮特色餐飲、新會陳皮文化博物館、千噸級陳皮釀化倉、5G數字化智能公共監管倉、新會柑種植長廊、葵藝長廊等專業區域,通過實物陳列、聲光影像等多元化展示手段,全面展示新會陳皮、新會葵藝等珍貴歷史文化。

在葵藝長廊,一條長達7.5米的葵藝烙畫《清明上河圖》吸引親子團成員的目光。
“大家來看,這就是制作新會陳皮的新會柑!”走進新會陳皮博物館,講解員細致介紹了新會陳皮從選材到晾曬、陳化的完整制作工藝,并逐一展示不同年代、產區的陳皮樣品。“新會陳皮之所以品質出眾,是因為這里具備三江匯合的獨特水土,賦予了新會柑獨特的生長優勢。”深入淺出的科普講解,讓親子團對新會陳皮“天生麗質”的奧秘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隨后,親子團來到博物館內的科普長廊,系統了解陳皮入藥的悠久傳統及其在粵菜烹飪中的廣泛應用。陳皮八寶鴨、陳皮桃膠燉雪梨、陳皮紅酒牛肉粒……一個個經典案例讓親子團直觀感受陳皮“藥食同源”的豐富內涵。

親子團成員在新會陳皮博物館了解陳皮膳食文化。
此次參觀的一大亮點,是僑寶陳皮千噸級陳皮倉儲區首次向公眾開放。“開放倉儲區,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古法煙熏等傳統倉儲技藝,探尋新會陳皮‘越陳越香’的科學原理,進一步推廣和傳播新會陳皮文化。”陳皮古道相關負責人說。

澳門親子團參觀僑寶陳皮倉。
參觀學習之后,親子團親身參與柑普茶制作、陳皮三寶扎制作等項目。“陳皮三寶要用陳皮做‘衣’,包裹咸橄欖,再以禾稈草為繩仔細纏繞捆綁,最后用海鹽精心腌制。”趣味盎然的手作過程,讓親子團深切體會到“陳皮+”文化的博大精深。

澳門親子團參與柑普茶制作、陳皮三寶扎制作等項目。
西班牙籍親子團成員Fombellida說:“我平時常喝新會陳皮茶,今天第一次來新會,實地了解到完整的制作過程,感覺非常神奇!”歐陽女士在參觀結束后購買了兩大袋陳皮產品,“我們平時蒸魚、做菜都習慣放陳皮,家里老人感冒、嗓子不舒服時也喜歡泡陳皮水喝。這次來原產地購買性價比更高,品質也更讓人放心。”

西班牙籍親子團成員Fombellida(左一)和家人體驗新會柑普茶制作。
本次研學之旅不僅讓澳門親子家庭體驗到新會陳皮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搭建起粵澳兩地文化交流的新橋梁。江門麗宮僑寶陳皮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打造陳皮古道這一文化展示平臺,讓更多人深入了解新會陳皮文化的深厚內涵,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活力。
撰文:陳詠韶
來源:南方農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