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溫體溫體溫計的計何使用方法是什么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使用體溫計有水銀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的正常使用方法:

1.如果水銀體溫計不是自己單獨使用的,量之前用酒精棉(無酒精棉可用冷水清洗)擦過后擦干。

2.將傳統水銀體溫計內的范圍水銀甩到35度以下。

3.水銀體溫計置於腋下夾緊,多少注意水銀需在腋窩中間.
4.夾緊勿松開手臂,也勿走動.。體溫體溫
5.量畢拿出水銀體溫計看結果,計何再做清潔。使用
電子體溫計的正常使用方法:
電子體溫計可以進行耳溫與額溫測量,耳溫和額溫測量的范圍切換,可由取下或蓋上頭蓋的多少方式進行自動轉換。電子體溫計用法之耳溫測量——移除頭蓋,體溫體溫按掃描鍵啟動,計何將測量探頭置入耳道,使用按壓掃描一次,聽到“嘩”的聲音,測量完成。電子體溫計用法之額溫測量——蓋上頭蓋,按掃描鍵啟動,將測量探頭平貼于一端太陽穴,按住掃描鍵不放,沿額頭移到另一端太陽穴。聽到“嘩”聲后,測量完成。
二、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
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多少呢,很多人都不太確定的,尤其是給孩子量體溫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掌握體溫范圍的話,就不能夠很好的了解孩子是不是發燒了,所以我們都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的,根據個人體質的差異,每個人的基礎體溫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只要在正常范圍之內就沒有問題。
人體的正常體溫還會根據測量的時間和部位的不同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人習慣在腋下量體溫,有的人習慣的口腔量體溫,如果是很不方便的情況下還會需要在肛門量體溫的,所以我們都需要全面的了解一下,下面就介紹一下人體體溫正常范圍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讓大家都能了解,方便。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以上就有危險了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采用肛門測溫。
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柱的一頭放在腋下夾緊,5分鐘后取出。測肛溫時,先在肛表圓頭涂些油類物質以起潤滑作用,再緩緩插入肛門2厘米左右深,3分鐘后取出。肛門測溫時,要用手扶著體溫表,以免小兒弄碎體溫表刺傷肛門。
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取水平線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后高1℃。
1、神經方面:
女人皮膚里的“傳感器”比男人身上的靈敏,女性有繁殖后代的使命。在懷孕期間,子宮內的胎兒需要恒溫環境,而子宮在軀干內,所以,女人的軀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護。要實現這一目標,女人皮膚里的“傳感器”必須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3、體內脂肪: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小孩高,嬰兒專家回答:
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體溫。
口表是在嘴里測量體溫的體溫計
幼兒正常體溫該多高
孩子出生后,正常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小兒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除此之外,小兒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大波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攝氏度,稍大點的則在1攝氏度以上。飯后、運動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熱、午后體溫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
由于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孩子都有低燒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平時的正常體溫低于37攝氏度的話,在其患病的早期階段,低燒溫度則可能只在37.5攝氏度左右,對于這種情況則必須予以重視。
正常體溫的測量方法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后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
人體正常體溫的范圍大家都熟悉了嗎,那么以后我們再量體溫的時候就會做到心中有數了吧,另外量體溫的時候盡量不要隨意走動,最好坐穩或者平躺,這樣量出的體溫才是最正確的,不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三、基礎體溫持續升高是怎么回事
基礎體溫持續高溫怎么回事:
1、排卵
當女性月經來臨時,基礎體溫為低溫;排卵之后,基礎體溫則會轉為高溫。一般來說,女性在排卵24小時之后,受精的比率會變得比較低;但是,男性的精子大約可以在女性的子宮里存活72小時。所以,在女性基礎體溫處于低溫、接近排卵期時就應該行房,這樣可以增加受精幾率;若等到基礎體溫達到高溫時再行房,那懷孕的幾率就已經降低了。
2、多囊卵巢
此類病患以“胖”為表征,往往容易發胖、長青春痘、毛發濃密、月經經常性不準。表現在基礎體溫上則是:高溫期較短,嚴重的還可能是經常性低溫。有這種情況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遺傳糖尿病,如懷孕生子,則屬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3、卵巢功能不好
卵巢功能不好的人,通常基礎體溫的循環周期會縮短,原本的28天,可能慢慢會變為24天或22天,高溫期也相應縮短。
4、泌乳素過高
泌乳素高,基礎體溫的高溫期就會縮短,其卵子的質量也較差,所以不容易懷孕或容易流產。
5、危險期
基礎體溫為高溫期屬于安全期,低溫期則屬于危險期,但低溫期也會有個別差異。比如對年輕女孩而言,她們的卵巢功能好,分泌物多,危險期就相應的長一些,精子在子宮內存活的幾率也會相對比較高。所以,很可能在排卵前5天開始,就必須看作是危險期。
在對基礎體溫持續高溫怎么回事認識后,緩解基礎體溫持續高溫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物理治療方法,這樣在改善身體問題上,才會有幫助,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治療基礎體溫持續高溫的時候,一定要出現如果是排卵期,不能隨意選擇藥物的。
四、基礎體溫低是怎么回事
說到基礎體溫,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比較關心的,是準備要懷孕的女性,因為它可以通過觀察自己基礎體溫的變化,去了解自己在什么時間段會排卵,從而增加自己懷孕的幾率,很多女性會發現自己的基礎體溫偏低,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會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了,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所以說很多人都會出現基礎體溫低的現象,這樣在冬季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手腳冰冷的問題,其實這也是身體虛弱的一個表現,因此需要女性更加關注自己的營養補充。
正常來說,當女性月經來臨時,基礎體溫為低溫;排卵之后,基礎體溫則會轉為高溫。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那么,有些女性排卵后基礎體溫低是怎么回事?基礎體溫低又說明什么問題呢?專家是這樣解答的。
為什么排卵后體溫不升高?
孕激素與雌激素是女性的兩種重要激素,雌激素是女性的基礎激素,而孕激素是維持胚胎發育的主要激素。許多女性在排卵后的第二天,發現體溫沒有明顯上升,就很疑惑,甚至擔心!其實排卵的第二天,體溫仍然較低,是符合孕激素變化規律的,只要第三天開始升高就可以了。
基礎體溫怎樣變化?
有排卵的月經基礎體溫呈雙向型,即月經前半期體內偏低,后半期體溫偏高。排卵前體溫一般為36.2-36.5度,排卵后體溫較排卵前增高0.3-0.5度。即36.8度左右。發育成熟的女性,從月經期結束以后至排卵期開始前,其基礎體溫偏低,排卵期開始時再一次降到最低點(有的人不降低),但僅為1天,此后,至月經開始時體溫持續升高達36.7度左右。
小編提醒,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體溫將持續低溫。如果女性基礎體溫變化是持續低溫的,建議切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找出原因。
雖然說基礎體溫低并不會有什么明顯的不適癥狀,但是對于這個問題大家也不要輕易的去忽視,在日常生活當中注重各種飲食的保健,多給身體補充一些營養物質才可以,滋補身體,拒絕一些病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