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全國演出市場活力迸發。全國據統計,演出假期前兩天,票房全國演出票房超2.8億。超億這個假期,國風國潮沉浸式演藝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盡展傳統文化演繹出別樣風采。中式精彩故事結合地方特色唱腔,美學讓紅色題材成為今年假期演出市場的全國亮眼元素。
山東梆子現代戲《孔繁森》在中央民族歌舞團民族劇院上演。演出以孔繁森事跡為原型,票房通過辭家別母、超億崗巴送藥等6個場景戲劇化串聯,國風國潮將齊魯聲腔與雪域風情有機融合。盡展

山東梆子現代戲《孔繁森》副導演:用我們山東聊城的一種戲曲形式來歌頌、傳頌孔繁森書記這種為人民、民族大義精神。
現代評劇《路北游擊隊》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連續上演。劇目描繪“九一八”事變后,地方武裝“路北抗日游擊隊”,將抗日武裝斗爭烽火點燃。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烏蘭牧騎隊長 齊曉光:接下來我們要在內蒙古自治區巡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偉大抗戰精神。
國風國潮勁吹 盡展中式美學
國韻國風濃厚的音樂劇、舞劇,在這個假期持續上演,中式美學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歡迎。
黃岡東坡外灘江山明月劇場熱鬧沸騰,以蘇軾在黃州的故事為線索,大型原創實景音舞詩畫《大江東去》10月1日起與觀眾見面。江風與光影中,觀眾與蘇東坡共赴一場千年之約。

舞劇《永樂未央》國慶期間精彩上演,以山西芮城永樂宮為題材,中國古建筑與舞蹈美學跨越七百余年時空對話,串聯起“古建、壁畫、琉璃、傳承”四個段落,彰顯三晉大地上中華文脈的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