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CBD地標商業體皇庭廣場的廣場債務處置終局塵埃落定。昨日(10月8日),被正皇庭國際(000056.SZ)發布公告稱,式易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已裁定將旗下核心資產皇庭廣場以30.53億元"以物抵債"給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資產,主東圳AMC)旗下公司,產接標志著這座運營12年的盤深CBD購物中心正式易主。
歷經三年三次降價
作為深圳福田CBD核心商業體,地標皇庭廣場的以物抵債出售歷程堪稱“斷崖式降價”。
2022年3月首次掛牌轉讓時參考價74.93億元,皇庭一周內緊急降至56.2億元,廣場降幅達18.73億元;2023年與連云港豐翰益港的被正債權置換方案談判破裂后,2025年8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顯示,式易該資產將于9月9日以30.53億元起拍(對應評估價43.61億元的主東圳7折),較首次掛牌價縮水超44億元,不足4折。
這場備受關注的法拍于9月9日至10日在京東法拍平臺進行,盡管吸引3.6萬人圍觀,卻因"零報名"遭遇流拍。業內分析指出,土地使用年限僅剩17年、需額外承擔2372萬元欠繳費用等隱性成本,是導致投資者觀望的核心原因。
流拍后以物抵債,東方資產接盤CBD地標
流拍僅一個月后,債務處置迎來終局。10月8日皇庭國際公告,深圳中院裁定將皇庭廣場以30.53億元“以物抵債”給債權人光曜夏嵐(深圳)投資有限公司——其背后是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AMC)。這一價格與首次法拍起拍價持平,較2022年首次掛牌價74.93億元縮水超60%。
據悉,該筆抵債源于2016年融發投資(皇庭廣場運營主體)向中信信托的30億元抵押貸款,后債權經轉讓至東方資產旗下公司。至此,這座CBD地標正式脫離皇庭國際體系,成為AMC處置不良資產的又一案例。
作為皇庭國際的"現金牛"資產,皇庭廣場賬面價值占公司總資產71.57%,2024年貢獻超五成營收。此次剝離直接導致公司凈資產由1.72億元驟降至-19.21億元,資產負債率突破100%,已觸及深交所退市風險警示標準。
從74億掛牌到30億抵債,皇庭廣場的三年“賣身記”折射出商業地產行業的深度調整。
作為港人北上消費的熱門商場,皇庭廣場港客占比達50%以上。贏商大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項目出租率89.15%,進駐品牌近250個,餐飲業態占比53%,零售占比僅28%,盒馬鮮生等港人熟悉品牌成為引流主力。東方資產接盤后,這座CBD地標能否重獲新生?贏商網將持續關注。